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推动专利工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度融合——从专利视角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目标,就是树立全新的发展路径,实现增长动力由简单重复投资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而这离不开专利工作的推动。在专利分析揭示的产业竞争格局和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按照强化优势、优化结构、环保高效和协作互补的基本思路以及强强联合、对接协作和承接转移三类基本方式全面推动专利工作与京津冀产业技术协同发展的深度融合。这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专利工作在京津冀产业技术协同发展中的着力点,避免政策空心化。


      开展专利工作的基本思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就是通过抱团发展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专利工作同样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据此,通过专利工作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被概括为: “强化优势、优化结构、环保高效、协作互补”。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通过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巩固和强化,促进和实现产业协同。在宏观上,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京津冀基础较好的行业,促使产业基础较好的行业拥有更强的专利竞争力、专利资源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更加有效地依托专利优势,推动行业做大做强;在微观上,要鼓励引导京津冀三地立足于自身优势,重点培育并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定产业环节及细分行业,或定位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技术创新,或定位为“特色产业基地”致力于发展中高端特色优势产业,归根结底要在产业竞争中以优势制胜。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着眼点,在于要围绕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促进和实现产业协同。在宏观上,重点做好京津冀三地大类行业组成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区内保留和培育发展产业基础较好、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相对高端的优势行业,向外转移区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低端行业;在微观上,对于京津冀需要重点发展的优势行业,着力培育发展其中产业基础较好、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附加值较高的细分行业或关键产业环节,促进和实现行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基于京津冀相对薄弱的环境承载力以及当前严峻的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第三个重要着眼点,在于集中精力培育发展环保、清洁、高效的产业。对于区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环境污染较重的产业,应当逐步向外转移,或者逐步淘汰;对于区内具有竞争优势的污染型产业,可以适度保留竞争优势明显、污染相对可控的细分行业,并着力加强污染控制和治理。同时,大力鼓励培育发展清洁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促进环保层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进而实现京津冀产业高端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之间的协同发展。


      促进和实现三地产业在发展上的协作互补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内涵主要体现为三地产业的“差异发展、开放协作、优势互补”。首先,京津冀三地产业在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上要避免重复布局、同质竞争,要注重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采取差异化战略,实现差异化发展;其次,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要打破三地地域界限,树立三地产业一体化发展观念,在相关产业的技术协同创新、专利协同运用等方面积极开放协作;其三,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要注重依托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三地产业的优势互补,不仅要包括同一产业中三地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创新优势、专利优势之间的优势互补,而且要涵盖三地相关行业之间以及同一行业中产业不同环节、不同细分行业之间的优势互补。


      实现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式


      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专利工作促进三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可采用强强联合、对接协作和承接转移3类协同方式,如图所示。


      强强联合是指可对三地或两地同时具有专利资源和行业规模比较优势,并在技术上具有相应的一致性的行业,整合其专利资源和技术创新资源,开展联合研发,并依托三地或两地的行业基础实现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


      通过分析三地产业专利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就可得出,京津冀三地应重点支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强强联合。京津两地应重点支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强强联合。津冀应重点支持金属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强强联合。


      对接协作更关注同一行业内部由于技术基础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分工,即同一行业在不同领域的分工协作,目标为通过行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实现行业的互补互促。这与强强联合主要基于同一行业在相同领域的合作研发有明显区别。


      由三地产业专利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产业技术动向可得出,京津冀三地应优先开展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四个行业的对接协作。


      承接转移是通过行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重新布局,实现资源更为合理的配置,进而提升产业效率。根据公开报道,北京市新的城市战略定位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四大中心,天津的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等,而河北的定位最有可能为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承载产业转移基地。因此,对京津冀地区而言,所谓的承接转移更多的是北京的产业疏解,天津对先进制造研发和河北对产业制造的承接。此外,由于近年来重度雾霾不断侵袭京津冀地区,作为地缘相接、地域一体的经济区,在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还需要把生态、民生和经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统筹规划。


      在比较三地产业专利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功能疏解和津冀生态补偿的需要,天津应着力承接北京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研发和生产的转移。而河北应着力承接北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开采辅助活动和医药制造业中生产的转移,这些行业可采用研发在北京和天津,生产基地建在河北的产业布局。

 


      建立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


      专利工作与京津冀三地产业技术的融合过程还需要发挥制度优势,动员相关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保障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是配合相关部门在产业规划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建立服务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专利导航工作机制。着力引导三地产业合理选择产业技术发展路径、优化产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有效规避防范重大项目的产业专利风险,培育并提升产业专利竞争优势。


      二是引导三地加强专利资源的运营,有效发挥专利资源优势产业和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面向京津冀经济圈建立专利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建立优势互补、具有较强专利风险防御能力的产业专利联盟;引导三地以专利资源利益共享为纽带深化产学研协作,加强产业转移接续过程中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衔接配合,为相关产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和专利资源支撑。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围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启动了“一局三地”合作会商工作框架建设,以此深入推动专利工作与京津冀产业技术协同发展的深度融合。

分享到: 0
打印 | 字体大小:     | TOP

版权所有:河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4016550号-1 技术支持:百成网络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74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0311-85881677 0311-6656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