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界动态

各部委在中国经济年会(2014-2015)共话知识产权 演讲摘录

20141221日上午9点,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4-2015)”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年会主题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创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全国人大、发改委、国知局等部门领导在会上提及知识产权。


曾培炎(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在演讲中提及知识产权:

 

创新重塑新动力。发展经济学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实现经济的转型创新发展是关键的一招。今天的中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来实施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转换,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但同时也包括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创新和社会创新等等,要形成一个全社会创新的氛围。当然创新的外部环境要由改革来推动,包括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财税政策等等。特别是要设计出一套好的激励机制,激发劳动者的经验、智慧、创意来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同时创新也不能闭门造车,要开放搞创新,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有益的成果,把中国打造成为一片创新的热土。实际上改革开放本身就具有创新的含义,创新也能够反作用于改革开放,为改革开放创造更加有利的经济社会条件,实现稳定的改革和开放。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起草的负责人之一,对中央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有着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演讲中提及知识产权:

 

引领新常态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心和八个更加注重的工作思路。讲完了新常态分析完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一方面要认识,另一方面要主动作为,来引领新常态,具体而言,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八个更加注重,一是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不能为了速度而推动发展,人民需要什么就应该发展什么;二是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不能不顾市场需求和消费的变化再进行盲目扩大产能招商引资等等过去的做法;三是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和市场预期,因为市场有自身的规律,不能逆市场和社会预期而动,要顺应市场的心态来进行调控;四是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性的制度环境,所以必须给创新者、创业者以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当然这是最大的激励;五是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的才能,因为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企业家也是重要的创新人才,是创新的有效组织者,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既要有发明家,更需要有一大批拥有职业精神的企业家;六是更加注重加强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我们必须要有一支创新意识非常强的人才队伍;七是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的前行;八是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也是新常态,大逻辑。

 

彭森(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在演讲中提及知识产权:

 

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做法,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地区分割,重点应该清理整顿一下地方的各类保护主义的措施,特别是那种优惠的财税政策。今年年初,财政部到全国人大汇报工作的时候,他讲2014年要全面清理整顿地方的优惠财税政策,大家觉得很重要,但是光靠一个部门做不了,希望能够在国务院的统一号令下在新的一年把这项工作做出来,来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抓紧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积极开展《反垄断法》的执法检查,同时要尽快全面清理和取消预算内的资金对于竞争性领域的补贴,清理过度干预微观系统的产业政策,同时建立健全鼓励充分竞争,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平等自由流动,激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保护知识产权这方面的竞争性政策,用普惠型的竞争性政策替代过去挑选赢家的产业政策。我的思路就是要完善市场体系,抓住市场化改革最根本的一环,只有加强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中国的经济才能跨越新常态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焕发经济的内生动力。

 

张晓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在演讲中提及知识产权:

 

曾培炎理事长今天的报告讲了,我们在取消前置性审批的同时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三中全会提出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但也要强化节能、节水、节地,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我体会,在明年的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方面有两个方面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一是在上面提到的包括节能、节水、节地,怎么能够把这些新的所急需的标准和体系科学、公正、透明的体系加大力度建立,有些是多年前制定的,不适合新的发展阶段的要及时修订。另一方面从客观实际看,能够感觉到,现在相对于大批量短期内取消或者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我们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我个人体会明年这方面要加强。这方面在明年还要注意一定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要依法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涉及到四中全会明确,包括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多方面,都要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以及减少层次和提高效率。刚才建国会长讲到发改委今年下半年做一个核心的努力,启动政府服务大厅的建设,在12月1日开始试运行,我周四下午自己跑去看了一下,学习学习,这个政务服务大厅是根据阳光审批、政务公开、主动服务这样一个精神建的。11个窗口,涉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的投资核准、企业债券发行、节能评估,一站式办理,可以通过触摸屏了解进程在内部到了哪个司、哪个局、哪个处、结果。我正好看到新疆兵团7师分管工业发展的负责人和债券主承销商平安证券的业务人员在大厅的咨询室咨询了解,要申请发行一笔12亿的小微企业集合债券,究竟怎么办理,一大堆材料,我正好问他们,委内来了一个工作人员,财经司人权处的,向人家说明申请发行,看材料全不全,我看了还是很受启发的,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要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健全决策的机制,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这样一些总要求,要按照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在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既要通过相关政府机构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和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但是也确实还要注意,还有一大批政府机构手太长,所谓30个大盖帽管一个大草帽的顽症还要花力量解决。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的秘书长)在演讲中提及知识产权:

 

另外一个案例,我看了我的家乡武汉,我总问我自己一个问题,武汉这个地方有没有创业活力,也就是老百姓想来万众创业能不能做到?我个人觉得武汉是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到武汉去看到是非常有创业活力的地方,武汉有没有发展活力,也就是一个企业创业以后能不能在这个环境中做大做强做好,实际上是困难的,我就在想问题是什么,问题可能就在能不能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好的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也就是我们讲的“放水养鱼,偿付于民”。第三个案例,我们过去35年哪一个地方最具备创新活力,大家的回答是深圳,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在中国是一个比很多明星城市都更加具有创新活力的地方。我在一两个月前到深圳调研,遇到一个青年人,后来我到深圳调研的时候又见到他,我问他哪年生的?1986年生的。去年的销售额多少?500万。今年销售额多少?3个亿。我说做什么的?做人工智能。后来我问他,我说你觉得深圳这个最具创新活力的地方缺什么,他说缺三个东西,一是缺基础研发的支撑,我需要一些新的材料,我需要一些新的概念,需要一些新的支撑,我在深圳很难得到支撑。二是缺共性技术、公共技术转让和开发的平台。我说深圳政府很努力,深圳有和科学院合作的先进技术研究院,做得很好。他说做得很好,但是仍然不给力。这个小师弟跟我讲,他说大师兄你知道德国人在为我们这些中小企业解决共性技术和技术的转让和开发,富兰克福(音)协会有1.8万个研发工程师,60个研究所在7大领域为我们中小企业解决缺技术的问题,经费1/3来自于财政,不问用途,就给你,只要你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服务,1/3公共经费支持,1/3企业有偿服务,我哪些企业是有偿服务的,是要付钱的,他告诉我的故事和在佛山调研的故事,和在很多地方调研的故事,即使深圳在共性技术和公共技术转让方面都是很难承担的。香港一个知识产权转化装置花了多少钱?花了40亿。深圳能花的起吗?香港经济是个弹丸之地。后来我说第三个缺什么?他告诉我说缺金融的支持。虽然深圳已经是中国在金融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对创新性的中小企业来讲,直接融资、天使投资这些方面,发现金融支持远远不够。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我们实际上题目叫做要解决比较劣势的领域如何形成竞争优势,从创新驱动,从知识经济的发展来讲,从人才的培养来讲,从知识产权各个方面都是比较劣势的领域,如何能够形成竞争优势,我们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如何能够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大学转变成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这个挑战是非常大的,我们建议也是非常简单,既然是比较劣势,就要按照我们过去35年成功的经验,第一是走出去,把我们的研发中心、咨询中心、人才中心、设计中心,各种各样的触角,用走出去的方式进入到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方,美日欧大三角地区,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演讲全文:

 

谢谢主持人,也感谢经济交流中心提供这样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刚才曹部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听完以后非常受启发。下面围绕知识产权问题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个人的认识。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同时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的潮涌。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问题?大概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产权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知识产权是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首先讲一下直接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两个重要问题,首先一个重要问题是创新的源动力的问题,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率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桥梁的问题。首先是创新的源动力问题。我们讲创新驱动发展,什么来驱动创新这是一个问题,发展的动力找到了就是创新驱动。创新的源动力又是什么,什么来驱动创新又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动力源找到了创新驱动发展才能更好落实,更好实施。

 

我们国家现在科技创新这块主要是两个轮子在驱动,第一个驱动轮是政府驱动,载人航天,嫦娥登月,蛟龙深潜以及重大的基础研究等等,这些都是靠国家来支持的。另外,市场驱动创新,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驱动创新。无论是政府驱动创新还是市场驱动创新,这两个都和知识产权是密切相关的。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够激励创新。应该说,知识产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创新的源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支撑,一个保障。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率转化的桥梁问题,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另外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和市场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是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再到经济强的中间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蕴含着三个重要机制,首先一个机制是知识产权制度是新型产权安排机制,通过赋予创新成果的财产权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使用权和支配权,以及通过成果的转移转化获得收益这种权利。还是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通过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激发人们创新的热情。还是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实际上是人们针对知识产权无形性的特点所设计,所制定的一个许可转让规则。在这样的规则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实现转移转化,产生效益,推动发展。知识产权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讲是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桥梁和纽带。

 

知识产权是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因素,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知识产权要进一步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当好攀枝花,同时做好顶梁柱,另外能够直接贡献GDP。知识产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不断提高,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相契合,相适应,实现良性互动。做好顶梁柱,通过对三个专利的重要布局,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做好专利的区域布局,结合不同区域资源的优势,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利布局,促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以及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等这些区域性战略的实现,包括一些主体功能区的建立等等,促进它的实践。做好专利的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专业性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数都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十分重要的。做好海外布局,通过海外布局为我们国家企业能够走出国门保驾护航。尤其像现在我们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这个战略怎么样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形成一个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的国际规则。在“一带一路”这个区域里实行强保护、弱保护,或者是普惠的公平合理平衡的保护体系,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规则,实际上是对“一带一路”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当好顶梁柱。

 

再一个是能够直接贡献GDP,我们现在正在推动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由93标准像08标准的转变。这个转变最关键有两点,一是将研发费用作为资本形成的一部分计入到GDP里,二是用知识产权代替无形资产,列入固定资产里。由知识产权形成这部分GDP是高质量的GDP,也是节能环保的GDP,同时还是GDP里面活跃的部分,能起到带动和支撑作用这一部分。所以既要当好攀枝花,还要做好顶梁柱,同时要能够直接贡献GDP。

 

着眼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现在认识到知识产权既面临非常重要的机遇,同时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各位都知道现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是大国,我们的专利商标连续多年生成量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食物新品种,包括版权等等处在前列,但是我们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情况,还不是知识产权的强国。怎样推动由大多强的转变,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一点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水平,能够创造更多的核心专利,版权精品,以及知名的品牌,知名的商标,另外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在保护方面现在还是不够的,一方面行政保护相对比较薄弱,司法保护也面临周期长、成本高、取证难、赔偿低、效果比较差。这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方面效益还不够高,现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的工业率只有27%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上话语权影响力还不够,总体上处于跟随、遵循、适应的阶段。所以我们提出了要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这个目标首先是要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水平,我们也确立了一个理念“数量布局、质量取胜”。前十个月我们国家发明专利生成量超过67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国际专利生成量超过2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尤其是中国企业向欧洲、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生成专利的数量今年前十个月增长32.6%,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说明我们企业走出去注重海外知识产权的布局,高价值专利、核心专利越来越多。

 

其次我们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利用我们现在正在和财政部一起推动建立一个全国专利运营公共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专利的收购、托管、转移转化、质押融资以及分析评议导航等等这些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行政执法要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能够努力形成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相融互补,有机衔接的新模式,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努力实现从现在追随者、跟随者到参与者、推动者甚至引领者的转变,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能够朝着互惠帮融的方向去发展。我们坚信在知识产权强国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事业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推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加有利的支撑。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0
打印 | 字体大小:     | TOP

版权所有:河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4016550号-1 技术支持:百成网络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74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0311-85881677 0311-66560677